manage-your-day-to-day

《 管理你的每一天 》如何管理時間工作與生活?

訊息一來你就馬上打開看看要不要馬上回覆?工作時很常被其他突然寄來的信件分心?如果你正在尋找如何讓你的生活可以喘口氣的「方法」,那這本書或許不是這麼適合你,但如果你正在尋找能讓你的生活方式過得更好的「觀點與思維」,那這本書絕對可以帶給你滿滿的能量,也能幫助你 管理你的每一天 。這本書不是一則長長的故事,反而是由好多個名人觀點與集結而成,因此我在閱讀這本書時非常迅速,其中的詞意非常好懂,不會難以咀嚼。

一本書能夠讓我看完後流連忘返通常都是一本貫徹始終的故事或者觀點,這本書雖然收錄了多位名人的想法,但我會說他不是一本工具書,他是一本你看完之後不會覺得「原來我照著這個方法做就可以了!」而是「原來我只需要回歸最簡單的自己就可以找到幫助我的方法」。



《 管理你的每一天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為99U,99U.com是Behance(彼罕私網路平台)旗下的部落格平台,提供學校沒教的「遺漏的課程」,每日提供各類訪談、專欄文章和影片,分享讓有創意的點子付諸行動的最佳方法。曾兩度榮獲有網路奧斯卡之稱的威比獎「最佳文化部落格」。

為什麼叫99U呢?長久以來創意界總是過度重視如何產生新點子,卻忽略如何把點子付諸行動,正如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為了實現偉大點子,我們必需每天不斷行動、實驗、失敗、調整、學習。99U分享來自頂尖研究專員與有遠見的創意人,實用又行動導向的嶄新觀點。



《 管理你的每一天 》書本介紹

「只有掌握每一天,才能帶來真正重大的影響」,有感於現代人對於週遭環境都特別敏感,只要一有訊息來就會馬上回覆,即使它一點也不重要,甚至一點也不緊急,在如此混亂的環境任何事物都能夠打攪你,因此要找到創作的重心也越來越困難了。

書中提到靈感常常在你放鬆時來找你,這讓Sara想到每次我在洗澡時,好多好棒的點子都會在那時候浮現,因為洗澡時我可以唱歌、天馬行空、對自己說話,真正給自己放鬆的時刻,不用再被社會綁架,下面我想跟你分享書中讀到的經典觀點,幫助你在這極易分心的世界中,找到專注力。


在一天的工作中加入充電的時間

這是齊克一天的生活型態:

齊克每天只睡六到六個半小時,從沒睡飽過,起床後第一件事情是拿床頭的iPhone起來看有沒有郵件或訊息,上班的路上他還是時不時低頭看著手機。一到公司,齊克弄了一杯咖啡後就坐在椅子上繼續收信回信,一直到早上會議前他頭也不回的一直回信。

午餐他也是買到座位上邊回信邊吃,到了下班前會議一個接著一個,他根本沒時間休息或者好好消化會議上的內容。每次他都想忙完這些事情後,再把重要的事留到晚一點有自己的時間時再來處理,但是一整天下來他的體力以及專注力早就耗盡了。他試著每週上兩次健身房,但他經常出差,在家時又累得不想運動,到了晚上回家吃完飯,他想要完成尚未完成的工作,但是回到家他不是在回郵件就是玩電動,只要手碰到手機或者電動他就會拖到很晚才睡,隔天又要很早起床,長期下來齊克根本就嚴重睡眠不足,精神與專注力也不佳。

你的生活情況跟齊克一樣嗎?都是每天覺得好忙好累,一下就過了,回頭看看你似乎想不起來到底做了什麼,但確確實實覺覺得好累,好累。

作者提出科技日新月異,所有的產品都在追求「最快速」、「最即時」,這些超級方便的科技造就了我們的時間壓力,你覺得好像沒有馬上反應就感到焦慮,但事實上是每次接收到任何資訊或訊息時,我們早就感到焦慮了。別人一直在榨乾我們的精力,我們也該為自己捍衛充電時間,晚上早一點睡吧!拋開你只有睡覺時才願意停止使用的科技產品,在睡覺前半小時就把全部關成靜音甚至關機,早上起床時也不要馬上看手機,留給大腦暖身的時間,瘋狂地用大量的資訊轟炸你的大腦,大腦當然無法提供你專注力或創造力。


注意力殘留

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早上沒有把工作的某部分完成,這件事就會一直在你心裡盤旋,研究也證明這樣的「注意力殘留」會影響到你接下來的工作表現,但也有研究指出適時的分心有助於你理解更多不同觀點間的關聯性,所以最好的方式應該是適時找到工作的斷點,然後就去做別的事情。

說到這我非常推薦你去上 Learning How To Learn,它是個免費的線上課程,教你「學習如何學習」,解說大腦是如何利用發散型思維與專注型思維運作,理解之後你會更了解該如何轉換你的生活與工作型態。


不要一直回信

你應該把你一天中最有活力的時間安排給你最有創意生產力的工作,而不是把他拿來做回應式工作,比如回訊息、郵件,這樣真的太浪費了!


留時間給自己,傾聽自己的聲音

每當有空檔的時候我們習慣低頭看手機,不是真的有訊息或是什麼事,就只為了找到一個目標去做事,因為你覺得在空檔期間什麼都不做感覺沒有目標、活得很空泛,但事後回想起來做這些事情真的很沒意義。


耗腦與不耗腦的活動需要轉換

有些不耗腦的活動比如裝箱工作,重複性極高不需要思考太多,相比起來做創作、數字分析等需要使用大量腦力,應該在耗腦與不耗腦的工作間轉換,讓大腦有放鬆的時間,也有助於更多靈感與觀點間的連結,大腦的運作解釋你可以在Learning How To Learn的課程中得到更多詳細的知識。


重新設定你的靈魂

安息日是猶太人曆法中很古老的概念,代表每週第七天的休息日,在這一天必須不工作,要重新轉換心情模式,大腦跟靈魂必須要每個禮拜都重新設定。我覺得這個概念好棒!可是好難做到,在這個人人都被網路綁架的時代,你能夠找到一天放下手機、平板、電腦,好好去重新設定你那週的靈魂嗎?我覺得或許我們可以從每月一次做起,感受一下那一天有什麼特別不一樣的心境模式,有好多事物是絕對在網路上體會不到也搜尋不到的,透過安息日重新設定大腦與靈魂絕對可以大大提升對生活與人生的感受!


我們已經分不清楚緊急跟重要

現在只要收到訊息你我都開始焦慮覺得需要立即處理,即使這件事對方根本不急!拜託!真的很急的話對方會直接打給你好嗎?現代人也因為有太多事情要處理而越來越無法分清輕重緩急,這的確是需要練習的,下次當你要做出任何反應時,快速歸類一下這件事落在緊急重要四宮格的哪一區塊。

urgent-and-important-chart


1. 很緊急又很重要

大客戶在來公司的路上出車禍了,我們需要馬上幫客戶處理這件事!這件事情你需要非常快速又謹慎地解決它。


2. 很緊急但不重要

同事問你明日記者會要訂幾個便當?今日下班前就得回覆便當店。這件事雖然不重要,但因為對方的確需要準備時間,所以這種事你需要以最快速回覆完畢為原則,不需要浪費太多時間。


3. 不緊急但很重要

你預計半年後要轉換跑道,不想繼續待在同一家公司。這件事需要花時間好好規劃,雖然不緊急,但需要放心思在上面審慎安排。


4. 不緊急也不重要

今天是週二,好久沒聯絡的朋友傳訊息問你下週日有沒有空跟她吃飯?這件事當然不需要現在回覆也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在上面。


業餘的人才等靈感,做就對了

書中再三強調不能一直等靈感來才開始創作,而是要不管如何都一直創作,即使當下覺得很枯燥沒靈感也得硬寫出來,要不然你的等只會永無止盡,無疑是在機場等火車。這點Sara滿認同的,以往我也認為沒有靈感就不要寫,但這的確是把創作當「興趣」的人才會做的事,我們有排程,有規劃,需要定時定量候發佈文章,這些都沒辦法等到你有靈感的時候才來做。


練習不必要的創作

一早起床寫下你腦海裡出現的詞句、短文,這些東西或許跟你的文章、創作完全沒關係,但這更好!記下這些字句並分類存起來,把這些文思泉湧的詞句當作你的靈感銀行,在未來這些內容會成為你創意的好幫手。所以一早起床不要再看手機了!這絕對會一直扼殺你的靈感,這件事Sara也開始奉行一陣子了,現在除了每日按掉鬧鐘之外,在完成每日梳洗、著裝、吃早餐前,我是不會看手機或電腦的,我只把早上這段清靜的時間留給自己與大腦。


暫時抽離

什麼時候創作卡關了嗎?那就去走走晃晃放鬆一下,我說的是真的放鬆!一直做你知道的、你會做的、你該做的,會讓你的思想跟框架越來越侷限,想當然有一天你的百寶袋也會被掏空了,適當的暫時抽離有助於幫你的儲水槽再次注水,你有沒有遇過,你的前一晚怎麼想都想不透的問題,在隔天一早醒來,或是在走路、洗澡的時候,就不經意靈機一動突然想通了呢?


這本書不告訴我們要怎麼做,他告訴我們不要怎麼做

在讀這本書時Sara感受到這本書不教導我們太多新的知識或方法,他告訴我們要適時地說NO!如同巴菲特曾說:「成功的人與非常成功的人的差別就在:非常成功的人懂得對絕大多數的事情說『不』。」人有太多太多事情要忙,同時拜科技所賜,我們的注意力越來越短,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更需要的事,回歸到原始並好好靜下來與自己相處。



《 管理你的每一天 》帶給我最深的啟發

這本書以「訪談收錄」的形式出現,你會感覺聽了好多人的觀點以及思維,但共通點都是用很簡單的概念教你要如何管理好你的時間,所有的精髓與思想也都是環繞著這三點「充電休息」、「持續創作」、「不要一直回信」。這本書並沒有爆棚的乾貨,或許這些觀點都是我們本來就熟知的,但這本書的確帶能帶給我們更多反思及靜下來思考,現代人真的太~忙~了,你連打開LINE訊息看都不看,還要用全選>已讀,到底你留了多少與自己好好相處的時間呢?

看完這本書後,Sara或許該發起一個每月安息日,並且選擇一天跟你討論安息日的生活,以及安息日帶給你的變化,或許這能為混亂吵雜的現代社會帶來一點些微的改變與明燈XD

管理你的每一天




▌延伸閱讀:《原子習慣》 如何養成習慣 真正有效的實踐方法




Hi there~
謝謝你看完我的文章,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想法都可以在下方留言,也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專頁或者是Instagram,你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真的非常感謝你,see you soon:)




此篇封面圖素材來源:Coffee photo created by lookstudio – www.freepik.com

留下你的想法

你的 Email 不會被公開顯示。Name(姓名)及 Email 為必填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