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Sara以定期定額把錢存入高回饋活存帳戶的方式,來討論到底 定期定額如何存最多錢 ?哪一種儲蓄因素最重要?因為市面上越來越多打趴定存的活存數位帳戶,只要做好規劃與分散,要放滿100萬以上並且拿到好的活存利率都不是問題,但當然也有壞處囉!活存利率高,但因為沒有綁約所以如果你沒有自制力,錢就會不小心被你轉走了,這樣自然就達不到儲蓄效果囉!
1. 定期定額如何存最多錢 :本金
每月投入 | 3,000 | 6,000 | 9,000 |
---|---|---|---|
活存利率 | 1.0% | 1.0% | 1.0% |
持續年數 | 10 | 10 | 10 |
本金累積 | 360,000 | 720,000 | 1,080,000 |
10年總利息 | 18,764 | 37,530 | 56,294 |
10年月均息 | 156 | 313 | 469 |
10年總存款 | 378,764 | 757,530 | 1,136,294 |
多出倍數 | – | 1.0 | 2.0 |
首先要來談談每月投入存款帳戶的本金,在其餘變動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之下,我以每月存入3,000、6,000、9,000元,並拿最終獲得存款的多出倍數來比較。
可以在下表看到每月投入6,000元的到期存款比每月投入3,000的多出1倍,每月投入9,000元則比3,000元多出2倍,很明顯可以看出本金增加的倍數就是到期存款的多出倍數,所以只要求出任何一個月存入金額的到期期末總存款,並用倍數直接換算,就可以很直覺地算出最終可以獲得多少存款,所以以本金來考量定期定額的存款表現,並沒有指數成長的效果。
2. 定期定額如何存最多錢 :利率
1) 以10%~40%利率舉例
每月投入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
活存利率 | 10.0% | 20.0% | 30.0% | 40.0% |
持續年數 | 10 | 10 | 10 | 10 |
本金累積 | 720,000 | 720,000 | 720,000 | 720,000 |
10年總利息 | 519,305 | 1,574,164 | 3,796,081 | 8,608,112 |
10年月均息 | 4,328 | 13,118 | 31,634 | 71,734 |
10年總存款 | 1,239,305 | 2,294,164 | 4,516,081 | 9,328,112 |
多出倍數 | 0.000 | 0.851 | 2.644 | 6.527 |
在所有變動條件一致的情況下,我們把活存利率設定在10%、20%、30%來比較,這邊我刻意用較高的數值舉例,可以清楚說明利率帶來的影響。
先從10% v.s. 20%比較,20%的利率比10%多出一倍,而到期存款則多出了0.851倍;再拿30%的利率與10%利率來比,利率多出2倍,如果依同樣區間倍數來看,照理來說到期存款多出倍數應該要是0.851 × 2 = 1.702,才會維持一致,但實際30%利率的到期存款則比10%利率的到期存款多出2.644倍,整整比預計的1.702還要多出2.644 – 1.702 = 0.942倍。
再來到40% v.s. 10%,利率多出3倍,到期存款數則多出6.527倍,可以明顯感受到利率的不同影響了到期存款呈現指數型成長,而每個月入帳的利息滾到下一個月再繼續一起計算利息,有效製造出複利效果,讓錢變大了!
每月投入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
活存利率 | 10.0% | 20.0% | 30.0% | 40.0% |
持續年數 | 20 | 20 | 20 | 20 |
本金累積 | 1,440,000 | 1,440,000 | 1,440,000 | 1,440,000 |
20年總利息 | 3,154,162 | 17,528,752 | 90,499,102 | 485,028,711 |
20年月均息 | 13,142 | 73,036 | 377,080 | 2,020,953 |
20年總存款 | 4,594,162 | 18,968,752 | 91,939,102 | 486,468,711 |
多出倍數 | 0.00 | 3.13 | 19.01 | 104.89 |
我們再用一樣的條件,把存款期間拉長到20年,你可以看到每個不同利率的到期存款倍數又被拉大了!這就是不同利率長期下來造成的複利效果!
1) 以0.2%~1.2%利率舉例
每月投入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
活存利率 | 0.2% | 0.8% | 1.0% | 1.2% |
持續年數 | 20 | 20 | 20 | 20 |
本金累積 | 1,440,000 | 1,440,000 | 1,440,000 | 1,440,000 |
20年總利息 | 29,302 | 122,076 | 154,699 | 188,204 |
20年月均息 | 122 | 509 | 645 | 784 |
20年總存款 | 1,469,302 | 1,562,076 | 1,594,699 | 1,628,204 |
多出倍數 | 0.00 | 0.06 | 0.09 | 0.11 |
當然活存不可能有這種這麼誇張的利率,所以我們回到現實,用合理的活存利率來比較,市面上利率較優的都有1.2%,差的也有不到0.1%的,但是很明顯可以看出當利率縮小到小數點後,整體的到期存款多出倍數差距就縮小了,但是相比本金不同造成的固定倍數差異,利率整體來說還是有指數成長的效果,只是因為數值太小所以影響效益不夠明顯。
3. 定期定額如何存最多錢 :時間
每月投入 | 6,000 | 6,000 | 6,000 |
---|---|---|---|
活存利率 | 1.0% | 1.0% | 1.0% |
持續年數 | 10 | 20 | 30 |
本金累積 | 720,000 | 1,440,000 | 2,160,000 |
總利息 | 37,530 | 154,699 | 359,870 |
月均息 | 313 | 645 | 1,000 |
總存款 | 757,530 | 1,594,699 | 2,519,870 |
多出倍數 | 0.000 | 1.105 | 2.326 |
時間考驗的就是你的耐心了,多數人無法維持儲蓄習慣的原因往往是沒有耐心,在還沒看到豐碩的成果之前就已經放棄了,但是你看上述的圖表,有沒有發現10年期的月均息是313元,但到了20年期的月均息成長到645元,30年則來到1,000元,這個就是你的被動收入!錢放在銀行還會幫你賺錢,而且每年越賺越多!成長的幅度也歲著時間加劇。
4. Sara總整理
巴菲特最著著名的價值投資法,也就是滾雪球效應,滾雪球效應指的是你只要先用一個小雪球,找到濕的雪,以及很長的坡,那這顆雪球就會越滾越大!小雪球即本金、濕的雪代表利率,很長的坡道則代表時間!下面Sara來比較一下影響活存儲蓄效益的本金、利率,與時間的優劣:
優劣比較 | 本金 | 利率 | 時間 |
---|---|---|---|
無腦程度 | 次高 | 最低 | 最高 |
複利效果 | 最低 | 次高 | 最高 |
風險程度 | 次高 | 最高 | 最低 |
1) 無腦程度
- 本金:之所以會排在次高是因為有時候你還是會有「啊!忘了轉帳存款」,或者這個月有臨時大筆支出所以會生不出本金的情形,但只要養成每月存錢的習慣、設定好自動轉帳等等的方式,這些都不是問題。
- 利率:這個是三者之中最困難的,因為銀行每年為了推活動,利率大概半年就會更改一次,尤其現在主推數位帳戶的時代各家銀行都祭出各種加碼,所以這也會使得你需要常常檢視自己的錢是不是要搬來搬去,因為有活存利率的變動、以及活存利率的上限⋯⋯等等,會比較麻煩一點。
- 時間:這無腦程度真的最低,你只要「失憶」就好了,錢放進去就從此不再管它,讓它一直生利息,我相信這也是許多長輩買了股票放了20年才突然想到自己其實有這一支股票,然後就能一夕翻身的原因,因為他們失憶了⋯⋯。
2) 複利效果
- 本金:本金的差異確實會影響目標達成速度,但對複利的效果沒有差異,也就是說如果你圖的是未來要有越來越明顯加乘的被動收入的話,本金的增加不會是你的第一選擇。
- 利率:因為活存畢竟不像投資股票、基金,它是與其他投資標的比起來風險性極低的理財方式,所以雖然有複利效果,但是市面上最高的活存也不過2%多,很難再把複利效果做大。
- 時間:所謂時間就是金錢,在雪球效應上是真真實實會呈現出來的實際證明,如果你存得越久複利效果就會越來越明顯,這就是時間的威力!但人往往很容易就放棄了。
想想如果你從國小就開始每月存500元,國中每月存1,000元,高中每月存1,500元,大學每月存3,000元,這些本金加起來是270,000元,但如果一開始是放進1.1%的活存帳戶,剛出社會時你就已經存了284,290元了!整整多出了14,290元,這對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來說是一筆很實用的錢啊!
3) 風險程度
- 本金:如同無腦程度中提到的,如果沒有建立起「儲蓄是一種固定支出」的思維,你永遠只會把存錢排在最後順位,也可能會每個月有一搭沒一搭的儲蓄,加上活存是沒有綁約的,半途而廢的風險當然相對高囉!
- 利率:因為利率會隨著大環境,還有銀行的政策作調整,屬於不可控的因素,風險也相對較高。
- 時間:再說一次,如果你很擅長「失憶」,那懶人儲蓄法絕對適合你,只要失憶就能讓錢越滾越大越變越胖,是不是很棒!只是你絕對不能心急,因為成果總會出現在最後豐收的時期。
Hi there~
謝謝你看完我的文章,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想法都可以在下方留言,也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專頁或者是Instagram,你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真的非常感謝你,see you soon:)
素材來源:
留下你的想法